似乎,人要進入職場之後,才會去探尋一些被忽略但很重要的事....

起初我以為工作就是混口飯吃,不讓自己餓死就好了,後來發現從工作中延伸了太多跟自己有關的事了,慢慢的行為模式就僵化了... 工作量一如職場的人際生態,掩蓋了那應該很有活力的一片天地....

我忘了自己的脊椎舊傷,於是它就復發給我看,我才發現健康有多重要。

我以為我不在乎薪水,但當同儕的敗家指數比自己高,想買個喜歡的東西不用考慮得要死要活的,才發現,原來俗氣也是可以帶來另一種快樂的必要條件,至少要出國唸書、要出去旅行、要買一台好一點的相機,累積的時間短了些。

想說別跟機車的人們打交道,就可以遠離是非,但愛搬弄是非的人總是會來招惹你。

我以為上市公司福利好、待遇佳,人人能力想必不錯,我又錯了! 上市公司福利不見得好,待遇也因為人事成本高,好像就刻意壓低,連三節獎金都比不過小公司的"闊氣",僅僅發了幾百元的賣場禮劵,雖然對外人而言股價還是高,但背後的「成本控制」,是上市上櫃公司真正成功的原因?! 老闆能力是頗優,但聰明才智都用在「如何以有限的薪水榨乾員工的能力及潛力」和與其他部門、廠商的角力之上,於是上市上櫃的美麗身影漸行漸遠....

我這位「新進員工」總感覺不到我的工作熱忱,更別說別人了。部門的向心力明顯不足,工作內容又不太可能調整,掛冠求去的念頭開始算計著年終過後的出路,同座的學長不相信我可能離職的原因,只是此刻,我不是不滿意我的工作、薪水、環境,而是不知道這樣工作的意義在那裡?

為了社會新鮮人的經歷好看而混過一年,然後驕傲地跟未來的公司說:「嘿!我可是在上市公司待過一年以上的資歷!」,就這樣嗎?





不,我知道我要去找一些東西。
一些可以讓我工作起來,帶勁又快樂的原因。至少我會比較願意為我的公司做事,願意跟公司裡的人出遊,像朋友一樣,然後做起事來也有效率多了.... for these....


*各媒體於此文章發表的年代,一直告誡著我們心裡的小孩:台灣人工時全世界最長,生產力不是全世界的佼佼者,上班族痛苦指數也跟著新聞報導的數量成正比.....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en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